49 聆听教诲-《我在三国当大嫂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她当年读书的时候,家里那位母亲也是这么样,管得严。
    她懂。
    她理解。作为一个母亲,若是不唠叨,若是不方方面面把子女的事情都管的话,那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。
    “还有一件事,我要教导你!你既是家中老大,什么事情你多做一些是应该的。至于你两个弟弟,你从此以后别再对他们呼三喝四了。
    他们是儿子!是我们家的顶梁柱。被你一个女子家家,你女孩子,终究要嫁人,嫁出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。
    你一个女儿,把我乔家的儿子们呼着喊着,这个家还有什么面子?成什么体统?
    这两天,家里的活儿,你和小乔都做了,儿媳妇伺候我。
    你两个弟弟,以后是要当官入仕的,他们若喜欢读书,便读一些,若要出去交朋友,便去交就行了,你管不着。”
    老母亲说到此处的时候,乔菁菁仍然把头低着。
    这老母亲不光唠叨,还重男轻女啊。
    哎!
    日子难过了。
    但这毕竟是一个距她一千八百年前的母亲。
    争辩是无用的,还有可能挨巴掌。
    “够了,我今天就想起了这么多。别的话,明天再说吧。”
    说完,乔阿母就要把女儿和儿媳妇们赶出了房屋。
    临末了,她又将这三个喊回身边。
    “明天,明天必须,去城里才买几个丫鬟老婆子回来。看看,我们这么大一个家,家里连个粗使的丫环都没有,像什么样子?
    你们阿母我作为家里的女主人,身边没个人伺候像样子吗?”
    老母亲扒拉了手指。
    两个老嬷嬷,装腔作势,再加上两个小丫头片子跑腿传话。
    “我身边,至少要四个人伺候!
    大乔小乔身边,怎么着也得两个丫头片子,儿媳妇也是少夫人身份,儿子房里也得有个屋里人……这么着,儿媳妇和我一样,四个,要年轻一些的。”
    这么一算下,乔菁菁明天至少要去城里买三四十二个老小粗使的女仆回来。
    出了老母亲的房门。
    乔蔓蔓专门把乔菁菁送回她的房间。
    她倒是好多年没有过过这种身边有人伺候的小姐生活。
    “阿姊,阿母说的其实没错。若要有身份,身边没有个人伺候,怎么行?但是阿母定是不知道家中的情况,一粥一饭极是来之不易。老爹早已经没有俸禄,家中也没有积攒。这一年的伙食,还是上一年阿姊管理桑园子屯下来的。
    眼看着刘太守赏赐了这两斤黄金,以及这秋天的收成,今年家里的状况倒好些。
    若是按照母亲的排场排起来,家里一下子多了一二十个女使。
    等明天母亲把家里前前后后视察一遍,肯定又要请男丁回来。这一算不得多养几十个人呢。”
    而这两斤黄金,老母亲已经收到她枕头边去了。
    “阿姊,有些话还是明日与母亲说个明白吧。”
    乔蔓蔓单纯地以为,她们的娘,这些年定和她们一样吃过了些苦头,知道节俭,不是那种只讲排场的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